首页 > 科教文卫

“双节”同庆 陕西文博单位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
2023年10月08日 10:07 西安日报

  特色展览、研学体验、传统民俗……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陕西文博单位提供的“文化大餐”精彩纷呈,共接待游客641.69万人次。

  十大热门景区多为文博场馆

  “双节”期间,陕西众多文博场馆人山人海。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指出,陕西十大热门景区分别为西安钟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宝塔山、华清宫、西安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华山、西安博物院、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很好地说明了文博场馆的受欢迎程度。

  陕西省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全省文博单位共接待游客641.69万人次。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约8.56万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约42.60万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馆接待游客约6.21万人次;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接待游客约0.6万人次;陕西考古博物馆接待游客约2.35万人次。

  西安全市各文博开放单位共接待游客约237.18万人次(含西安城墙景区约25.83万人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约35.14万人次、汉长安城遗址公园约5.87万人次、华清宫景区约20.68万人次),较2019年175.25万人次增长61.93万人次,增幅35.3%。其中西安博物院接待游客8.01万人次;西安钟鼓楼博物馆接待游客14.02万人次;青龙寺遗址保管所接待游客5.29万人次;西安事变纪念馆接待游客3.06万人次;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接待游客8.50万人次;大唐西市博物馆接待游客5.08万人次。

  文博场馆厚植家国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故事表达了中秋佳节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在陕西众多的文博场馆,许多志愿讲解员都会向小朋友讲解跟中秋有关的一些文物,包括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双鹊月宫盘龙纹镜和唐代滑石兔;藏于西安博物院的唐代月宫婵娟镜;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仰韶文化半坡鱼蟾纹彩陶盆;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西汉蟾蜍玉兔纹瓦当等。

  如果说中秋节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国庆节当天各景区的活动更是将节日的氛围烘托到了最高点。乾陵景区,工作人员与游客雨中同唱《我和我的祖国》,一面面五星红旗在手中轻轻摇动;华清宫景区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丰富多彩的旅游主题文化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西安城墙景区举办了“庆盛世华诞”主题灯光秀活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字样依次轮番展现在古老的城墙上,向祖国送上诚挚祝福。

  假日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了缓解“双节”期间大客流问题,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于10月1日-10月6日将闭馆时间延长1小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提前10天预售假期门票,每日退票及时动态回池,有效提高门票使用率。“今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我们确保日均100名讲解员和50名志愿者足员上岗,提供团队讲解、精品讲解及咨询服务等,减少游客排队等待时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蔡淋介绍。记者了解到,陕西各文博单位按照省文物局统一要求,制定相关应急措施,周密部署“双节”期间各项工作,开展安全检查,加大安保执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和游客安全,圆满完成假日接待工作。(记者 张潇)

责任编辑:崔景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