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你希望如何度过最后的时光?
用心守护患者“最后一程”
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旨在支持和推广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姑息疗法,目的是为疾病末期患者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顾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减少痛苦与不适症状,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近年来,陕西省把安宁疗护作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力推动项目实施,逐步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近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在渭南市组织召开了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启动暨老龄健康工作推进会,推进全省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落实落细。
建立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2022年,全省在6个市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等方式,建成8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今年还将建设5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实现全省地级市安宁疗护服务中心全覆盖。到2025年,我省将在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一个安宁疗护病区,并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床。
“回老家看新年的第一场雪”“坐一次飞机”“拍一次艺术照片”“送孙子上大学”……一份份愿望清单,表达着临终患者对亲人的不舍和对生命的渴望。
2020年11月,21岁的小桃(化名)被确诊为肿瘤骨转移。来到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肿瘤内科安宁疗护一病区后,她将自己的心愿卡贴到墙上:回老家看新年的第一场雪。对此,科室医护人员一起讨论,制定治疗方案,为小桃精心治疗。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小桃终于能出院回家了。当火车到达小桃的甘肃老家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看着漫天的飞雪“欢迎”自己回家的那一刻,小桃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年前,杨女士被确诊为乳腺癌,在住院期间,杨女士告诉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安宁疗护团队:治疗完成后,她一定要去拍套艺术照。为了杨女士的梦想,医护人员给予她更多的照顾和关爱,最终帮助她实现了心愿。
“我们安宁疗护病房于2016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宝鸡市第一个成立安宁疗护病区的综合医院,为患者提供包括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在内的综合服务。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日记、帮助患者实现微心愿、对亲属实施哀伤辅导、开展贴心和延伸服务等特色服务。”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安宁疗护病区主任丁富强说。
“全省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有的试点单位建立快速支援小队,为居家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有的单位专门开展兴奋躁动控制等服务。此外,各试点市将安宁疗护工作纳入本地区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使全省安宁疗护试点机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构建了覆盖区县的试点机构网络。”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师中荣介绍。
据悉,2022年,全省在6个市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等方式,建成8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今年还将建设5个安宁疗护服务中心,实现全省地级市安宁疗护服务中心全覆盖。到2025年,我省将在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一个安宁疗护病区,并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床。
制定安宁疗护质量标准
2019年,全省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在宝鸡、咸阳、铜川3市启动。今年,渭南、汉中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目前,全省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达5个,安宁疗护试点机构达34个。
“自从医护人员上门后,我父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更积极了。”家住兴平市的病退职工李大伯的孩子告诉记者,父亲患有喉癌,平常都是自行在家打针止疼,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咸阳市中心医院安宁疗护病区的医护人员在了解患者情况后,安排医护团队与兴平市人民医院、秦岭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安宁疗护工作小组,上门给李大伯进行综合评估,并指导其有效使用止痛针、正确给医疗器械消毒。
“我们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制定安宁疗护质控标准,在全省率先形成以三甲医院——咸阳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延大咸阳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咸阳中医肿瘤医院等三甲和专科医院参与,县市区医院肿瘤专科医疗联盟为纽带,具有专科特色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点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防治结合’的安宁疗护诊疗服务模式。”咸阳市中心医院安宁疗护病区负责人司小敏介绍。
据悉,2019年,全省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在宝鸡、咸阳、铜川3市启动。今年,渭南、汉中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目前,全省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市达5个,安宁疗护试点机构达34个。各试点单位都通过举办医护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志愿者等专题培训,建立起一支由医疗专家、护理专家、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营养师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共同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协同工作的专门队伍。“在去年举办的全省安宁疗护工作培训中,参加线上学习的学员就超过了1.25万人次。”师中荣说。
“各试点单位坚持制度建设,制定印发了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安宁疗护体系建设、试点服务内容、各项工作目标和机制措施等,初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监督评估和质量评价体系。”师中荣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安宁疗护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实施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居家按诊次付费等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等。”
安宁疗护受到更多关注
铜川市每年都实施医护一百人、康复一百人、为老服务志愿者一百人“三百人才”培训计划,逐步建立起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为老服务的人才梯队。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8.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安宁疗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康养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带领老年人对全身进行拍打,并组织他们进行个性化分组康复训练。
孙思邈中医院新建成的康复中心大楼,每间卧室都配有电视机、24小时热水淋浴,同时配备扶手、防滑垫、一键呼叫系统等设施,公共区域则设有医疗卫生室、多媒体活动室等,安宁疗护区病房的布置更是温馨。“我们开展了基线调查,制定了安宁病房标准,并争取财政资金进行了安宁病区病房改造,以及谈话、就餐、洗浴等区域改造。”铜川市卫健委调研员陈亚莉介绍。
铜川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设在铜川市人民医院。“目前,我们的专家团队负责指导全市4家联盟诊疗中心和4家在建培育机构的安宁疗护工作。”铜川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峰介绍。据悉,该院专门成立了多学科的医疗、护理专家团队,主要负责探索制定全市安宁疗护的规范、准入制度;对安宁疗护患者进行评估,制定诊疗方案;对安宁疗护诊疗中心的患者定期会诊……
“铜川市每年都实施医护一百人、康复一百人、为老服务志愿者一百人‘三百人才’培训计划,逐步建立起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为老服务的人才梯队。”师中荣说。(记者 张家祯 通讯员 陈太富)
责任编辑:崔景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