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智军带领代表团,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国立研究型大学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双方同步签署境外办学机构合作协议。
作为中国水利水电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西安理工大学此次牵头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乌兹别克斯坦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痛点,针对当地“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不足、土壤盐碱化突出”等难题,实验室将聚焦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研究,以硬核科研破解区域发展困境,让中国水利智慧落地生根。
活动中,西安理工大学代表团与乌方高校就科研合作、经验交流、新技术推广深入对接,双方专家学者共同考察实验室运行情况,现场围绕水电设备模型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等展开研讨。未来,实验室不仅将是技术研发高地,更会成为两国水利人才联合培养的重要基地。
目前,联合实验室已配备远程控制灌溉、滴灌、磁电活化水等国际先进设备,在学校与大禹节水、浙富等企业的协同支持下,不仅能直接助力当地作物收成提升,更将成为中乌两国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同探索的科研实践平台。
活动现场,两校代表团围绕科研合作、技术推广深入对接,专家学者聚焦水电设备模型教学、实践技能培养展开研讨,让实验室不仅是“技术研发高地”,更成为“水利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此外,代表团还访问了撒马尔罕国立建筑大学,围绕土木水利领域合作开展洽谈,签署合作意向书,该校也正式加入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国际联盟,为后续中乌在多领域深化合作拓宽了渠道、夯实了基础。
据悉,两校签署的中乌国际旱区生态水利中心合作协议,是西安理工大学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协议,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根据协议,两校将采用“1+1”联合培养模式,在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等专业领域培育高层次人才,构建跨境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水利与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该校将以联合实验室和境外办学机构为纽带,依托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国际联盟,持续输出水利工程、土木水利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深化中乌科技与教育合作,在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更多“西理工答卷”。(西安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