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数智赋能全力推进作业区集中监控模式改革
2024年04月24日 16:19 中新网陕西

  2017年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新建产能、气井数量还是天然气产量都呈现指数级增长,但员工人数却减少7%。人员在不断减少,工作量却不断增大,矛盾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二者间找到平衡点、发挥最优点,驱动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成为该厂不断探索的目标。

  聚焦高质量数智升级 夯实大监控转型基础

  乘着油田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东风,该厂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发展需求为驱动,管理提升为抓手,在气井管理上,突出数值融合,让气井数据“上云端”,实现SCADA调控中心双向实时传输和电子视频巡井,在3405口气井上推广应用了智能柱塞、智能控制装置,神木气田50亿立方米及子洲气田13亿立方米规模的智能化气井已初步建成,全厂智能气井覆盖率达到90%。

  面对全厂管道里程大、分布广、环境因素复杂的现实情况,该厂制定差异化分级分类管理措施,在全厂190余处管道高风险区域应用应力监测、智能监控、远程关断等技术,管道周边的车辆、人员、施工等闯入行为通过智能化监测手段形成联动预警,进一步提高管道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持续加快技术升级,应用“智能门禁、智能AI视频、激光甲烷智能监测”等智能化技术,实现全厂集气站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全面感知、本质安全的全智能监控运行。

  在此基础上,该厂对自建系统进一步优化整合,规范治理生产资料数据库,统一数据源头,研发应用智能报表管理系统,搭建生产资料集中管理平台,实现各类生产资料一次录入、智能定制、互通共享、协同运营。

  聚焦劳动组织优化 搭建大监控组织架构

  走进作业七区调控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大屏,生产实时数据、场站监控画面清晰可见。控制电脑一字排开,工作人员紧盯装置各项参数变化,快速有序地处理每一项数据,并根据实时情况下达工作指令,满屏“智慧”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将作业区和集气站两级监控整合为一级监控,以调控中心为日常运行管理核心,实行‘区部-调控中心-维护班’的劳动组织模式,管理层级由原来的四级减少为三级,组织运行效率明显提高。”作业区负责人介绍说。

  数智化升级改造后,较转型前“2+2+N”机构框架,作业区撤销全部有人值守集气站,推行“3+1”组织机构,调控中心承担日常生产组织、调度指挥、土地外协等非专业技术职能,依托智能管理平台生产监控、智能视频、泄漏监测等功能,实现一体联动、高效协同的生产调度指挥。结合数智化转型实际和管理职能优化,在生产技术室和调控中心分别增设数智化、生产运行、土地外协等岗位,技术人员技术引领、调控中心人员生产枢纽、维护班人员日常运维和应急保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数智化升级、劳动组织优化,人均劳效有效提升,让气田的发展尝到了数智化的“甜头”。作业七区传统模式与转型后相比,用工需求显著降低,不仅人均管井数翻倍,人均天然气产量也从每年1085万立方米提升至1661万方立方米,各项劳效指标持续向优,满足快速发展需求。

  聚焦运行机制改革 构建大监控运行模式

  改革创新催生核心竞争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落脚点和突破口。

  在集中监控运行模式的加持下,该厂积极探索建立“131”产量监控管理、智能作业管理、“三分一评”气井管理、设备全流程“线上管理”、安全分层分级管理五大机制,厂调度统筹下达气量指标,作业区调控中心实时跟踪瞬时气量,生产技术室和维护班分别做好技术支撑和维护保障,确保产量动态掌握、欠产快速处置。

  构建“智能管理平台+手持终端”的智能作业管理架构,将日常巡检、维护维修、检定保养等日常作业以模块化形式上传“云端”,实现工作任务派发、流转、执行、监督、回执、追溯全流程可视化监管,提升生产组织效率。同时,应用“智能调参+人工分析”气井管理机制,结合气井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分井施策、评价优化”为一体的“三分一评”管理新模式,措施及时率由71.4%提高至73.6%,措施有效率由91.2%提高至92.5%,柱塞有效率由96.1%提高至97.2%,智能化气井管理更加规范、更加高效。

  “这是设备管理信息平台,所有的设备运转参数在这里一览无余,我们通过实时监控将事后处理推向事前预防,设备故障率较以往下降了30%左右。”作业区负责人介绍。安全管理的精准分层分级,实现了厂级线上线下联合监督和作业区网格管理的互融贯通,形成了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风险防控责任也更加明晰,确保生产现场监管更加高效、全员责任意识持续增强、安全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更加稳定。

  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大监控配套机制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当前的集中监控运行模式下,员工队伍又该如何培养,从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该厂将日常工作分解成4大类33项114种任务清单并赋予不同积分分值;针对临时性工作,使用动态评估表从“急、难、险、重”四个维度快速核定积分。突出人才效能导向,将数智化维护、新能源业务、创新创效开发等方面积分兑现权重较日常工作比例提高30%,通过积分权重倾斜将员工工作重点向解决现场数智化、新能源问题上转移,往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方面引导,薪酬分配向大工种、高技能、稀缺型人才倾斜。同时,强化积分结果应用,创新绩效考核模式,将积分结果与业绩奖金兑现强挂钩,使员工的日常工作、业绩结果、职业技能、综合表现在奖金中直接体现,让激励看得见、摸得着、数得清。

  围绕智能化成果应用,该厂构建“1+1+1”培训体系,采取远程培训、移动课堂、流动课桌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培训,引导技术技能人才掌握“采气技术+智能技术+维修技术”。作业区搭建“每周一课”培训体系,推广“口袋视频学习法”,制作数智化培训课件及随身小视频,在数字化维护技能上精准发力,促进员工业务能力提升。

  作业区集中监控模式下,该厂应用积分制考核评价和专业化培训机制,全员实现由“等任务”到“抢任务”的巨大转变,“挣薪酬”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创新创效能力持续提升,逐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数智化人才”,有效提升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复合能力。(李洋 任志远)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