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紫阳县检察院:以法治之力擦亮生态底色 全力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2024年07月19日 10:28 中新网陕西

  近年来,紫阳县人民检察院以做强生态检察工作为重点,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治理与恢复并举,以高质效的检察监督持续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工作,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更实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强化能动履职,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法治屏障。近年来,紫阳县院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着眼紫阳特色“山、水、林、田”保护,以法治力量筑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屏障,持续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水环境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共清理违法堆放清理固体垃圾5000余吨,督促清理被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30公里,消除防洪安全隐患12处,整治扬尘污染企业24家,督促整治相关企业30余家,不规范处置危险废物企业7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40平方公里。以“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为抓手,实现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有机衔接。积极联合县河长办、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开展汉江流域“益心巡江”活动共10次,发现汉江河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线索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件,目前均已整改完毕。

  共建协作机制,构建生态保护合力新格局。紫阳县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联合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检察院、陕西省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跨区域公益诉讼、知识产权检察协作联席会议,积极与重庆城口、四川万源沟通协作,先后签署三地《关于任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公益诉讼、知识产权检察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凝聚法治合力,携手联动,形成“协作共担、共治共享、共建共保”工作格局。紫阳县院与县行政审批局签订《12345热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移送工作机制》,2023年来,共收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12345热线移送线索200余条,经分析研判,共立案办理25件,其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案件16件,依托机制进行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实现开展公益诉讼监督的有机贯通,强化联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借助“外脑”发力,做实做优生态检察。为充实公益诉讼办案“智库”,激发志愿者履职积极性和参与公益保护的热情,紫阳县人民检察院从行政机关聘任13名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办案,聘任“益心为公”志愿者20名,参与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3件,制定《“益心为公”公益诉讼志愿者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借助志愿者的“眼睛”和平台的“大脑”,让公益诉讼观察员成为公益保护的“情报员”,提报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有效线索共16条,参与公开听证5次。(李一思)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