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健康医疗

脂肪性肝病关键致病机制与防治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
2024年08月15日 14:3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8月14日电 (鲁毅 陶亮)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正在影响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健康。由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领衔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肝脏铁过载引发铁死亡是代谢相关脂肪肝炎(MASH)发病和进展的关键机制;另外,针对此研究研制的新药FOT1(FerroTerminator1,铁死终结者)在阻断肝脏铁蓄积和铁死亡方面临床前药效优良。

  8月13日,该项研究成果以南华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细胞代谢》)发表,由南华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联合研发。

  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介绍,MASH是MAFLD的一种病理亚型,以前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长期以来,对该病进展的关键机制理解的局限性,阻碍了确定有效治疗靶点的进展。

  围绕肝脏铁蓄积与M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螯合剂对MASH进展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分析MAFLD患者人群肝脏铁含量数据发现,MASH患者表现出肝脏铁蓄积,并且与疾病进展呈强正相关性;通过分析MASH患者人群大队列数据,结合多种小鼠MASH疾病模型功能筛选,发现新型铁螯合剂FOT1可降低铁蓄积和阻断铁死亡从而有效防治MASH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肝铁蓄积通过c-Myc-Acsl4调控轴引发铁死亡进而加速MASH疾病进展的致病机制;此外,通过MAFLD患者人群队列和多种小鼠疾病模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能够作为评估FOT1治疗MASH药效的生物标志物。

  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表示,该项研究成果不仅阐明了肝铁蓄积在M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而且为MASH防治提供了新靶点和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药物。(完)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