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示了2024年度重点产业链能力建设项目拟支持名单,西安经开区共有7家企业入选,覆盖了钛及钛合金、商用车(重卡)、乘用车(新能源)、机器人、传感器与物联网、医药和医疗装备六大关键产业链。
作为西安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顶梁柱,西安经开区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在全省23条产业链和全市19条产业链框架下,确定了商用车产业链、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超导材料产业链等11条重点产业链。
钛产业链领域积淀深厚
2024年度重点产业链能力建设项目拟支持名单中,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尤为引人瞩目,西安天力与西部钛业双双入选,这不仅是对两家企业实力的认可,更是对西安经开区在钛及钛合金领域深厚积淀和卓越贡献的肯定。
目前,西安经开区共聚集了包括西部超导在内的多家重点企业,形成了涵盖钛及钛合金材料等诸多门类,打造了以有色金属材料为主、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据统计,西安经开区现有新材料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2023年,西安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0.2亿元,同比增长14.5%。
车轮滚滚 汽车产业一路向前
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上,吉利汽车成功入选。作为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之一,其在西安经开区的布局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动了区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西安经开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西安经开区聚集有数十家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和上百家产业链配套企业。
多措并举助力重点产业链发展
区内多家企业入选,离不开西安经开区长期以来对重点产业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努力。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坚持“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围绕重点产业链多维发力,深度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
在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西安经开区不断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针对性,紧盯产业链缺失环节和供应链配套企业,用足用好高质量发展三十六条、稳经济二十七条等惠企政策,通过精准发力、靶向招商,打造优质完备的要素环境,促进营商环境的品牌升级。此外,西安经开区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创新活动,通过“揭榜挂帅”等项目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本报记者 周婷婷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