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法制

西安铁路夫妻共绘车辆安全“同心圆”
2025年01月23日 18:41 中新网陕西

  1月16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东车辆段车轮车间厂修库内灯火通明,宽敞整洁的空间里,两条银白色的生产线整齐排列,一根根锃光瓦亮的车轴在传送线上缓缓地向前移动……

图为刘家旗正在使用千分尺测量车轴轮座直径。 杨凯帆 摄

  “我们根据测量的轮座直径计算好吃刀量,确保加工后精度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那么细。”车轴数控车床前,37的岁轮轴车工刘家旗正在操控着机械手,灵活地抓起一根车轴,缓缓放置在千斤顶上,将车轴中心孔与顶尖对准夹紧,拿起一个“镰刀”状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完轮座直径后,准备开始下一步的车削作业。

  西安东车辆段车轮车间轮轴厂修班组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唯一一个具备各型客货车轮对新组装和四级修资质的生产单位,年组装轮对1.4万余对,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物资都要从他们组装的车轮上滚滚而去,往来四方。

  轮对是由一根车轴和两个车轮经过冷压装组成,作为与钢轨直接接触的部位,承担着导向、移动和承载的功能。一条轮对的成型诞生,对尺寸和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经过车削、磨削、磁粉探伤、轮毂孔选配、组装、落成等多个环节。

图为刘家旗和王梅茹合影。

  刘家旗和王梅茹是轮轴厂修班组的一对“80后”夫妻,两人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入路工作,今年是他们婚姻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们在同一条轮对组装线上奋战的第10个春运,丈夫刘家旗负责轮对组装的第一道车削作业,妻子王梅茹则在轮对落成岗位把守着最后一道质量关卡。

  刀头对准轴端后,车轴开始平稳转动,锋利的刀头刚刚接触车轴,瞬间拉出滚烫的连环铁屑,刘家旗眼手配合,精准把控着车削走形轨迹。车削后的轮座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Ra3.2μm的工艺标准,刘家旗要根据纹路和间隙大小不断调整着车刀的进给量和倍率,在他的精心“雕琢”下,车轴表面逐渐变得平整光滑。

  “干车削一点也不能马虎,这是对行车安全的负责,也是对我自己的负责,任何细微的差错都有可能造成车轴的降级甚至报废。”工作14年来,刘家旗以“零误差”的成绩已完成近10万条车轴的加工。

图为王梅茹正在测量轮对轮位差。 杨凯帆 摄

  组装流水线的尽头,一条刚刚完成组装的轮对从压装机下线后,身高不到1米6的王梅茹便提起一把造型炫酷,大约8斤重的尺子,搭在车轮上测量了起来。每一条轮对需要复测17项尺寸,完成一条轮对的全部尺寸测量大概需要8分钟左右,王梅茹每天要完成大约60条轮对的落成检查。

  “这是轮位差测量尺,用来测量轴颈后肩与轮毂内侧面距离差,这项尺寸是否合格,是保证货车转向架性能的关键。”王梅茹一边确认着仪表框上的数值一边介绍道。不远处的量具架上,整齐摆放着轮径迟、内距尺等大大小小9种不同用途的测量工具,接下来王梅茹要陆续使用它们依次进行测量。除此之外,她还要对轮型、轴号、车轮顺序号等信息进行确认,认证轮对的“身份”,待压装滚动轴承后,一条崭新合格的轮对就可以为火车装上矫健的“双脚”。

  “我们始终牢记自己岗位肩负的安全职责,用对待我们的小家一样的责任感,用心检修好每一条轮对。”如今,两人已育有一对8岁的儿子和5岁大的女儿,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与子女的教育上,但是对于本职工作,他们没有丝毫的懈怠,削精品轴、出精品轮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春运期间,随着货运量的不断攀升,轮对供应需求也随之增加,他们累计要完成大约2000多条轮对的检修任务。(杨凯帆 雷睿华)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