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生活资讯

特殊食品标识“找不到,看不着”问题解决了!一图读懂
2025年04月18日 11: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特殊食品标签呈现五大亮点。

  关键内容更加清晰,解决“不好找”问题。

  聚焦老年群体需求,要求保健食品产品名称的字体、颜色、字号和标注位置更加清晰明确;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要求标明产品名称、保质期到期日、食用量以及食用方法等关键信息,解决拆除外包装后找不到保健食品重要信息问题。

  专属标志更加突出,解决“不熟悉”问题。

  聚焦消费者选择权,明示特殊食品专属标志,强化消费者对特殊食品的认知。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认准“小蓝花”标志。

  商标要求更加规范,解决“分不清”问题。

  聚焦消费者知情权,对保健食品标签上的商标使用、商标的面积、标注位置等提出要求,解决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商标和产品名称混淆的问题。

  功能声称更加严谨,防范误导宣传。

  聚焦保护婴幼儿权益,适用于0—6月龄的婴儿配方食品的标签上不得进行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在标签上对必需成分进行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

  警示用语更加醒目,防止诱导消费。

  聚焦科学引导消费,突出强调保健食品应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警示用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标注“请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等消费提示。

  随着《办法》深入实施,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特殊食品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有序的新发展局面。

图片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雨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