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米高空的温情托举
为生命接力!长庆油田员工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隼
“滴滴——”6月下旬的一天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陕西省榆林市林草局野生动物救助站的车辆已风尘仆仆地驶向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上古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场特殊的生命交接仪式即将开始。对接、登记、移交……四只小鹰隼被轻柔地安置进恒温箱内,待它们具备野外独立生存能力后,将会被放归自然。
时间倒回到3天前,高空火炬拆除作业进入攻坚期。拆除人员在75米高的平台处意外发现一个鸟窝,里面静静躺着5枚比鹌鹑蛋还小的鸟蛋。
“当时以为是普通野鸟,有人提议直接把鸟窝移走。”项目组安全总监张宏回忆道,“谨慎起见,我们用望远镜持续观察,确认鸟妈妈会不时回巢,拍照后第一时间传至榆林市动物保护协会请专家鉴定。鉴定结果令人惊讶,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鹰隼。”
拆除工作随即暂停。面对突发状况,项目组迅速展开讨论。“工期这么紧,为了几只鸟耽搁下去,后续压力可不小啊!”“要是留着鸟窝继续施工,母鸟受惊攻击人怎么办?”各种现实考量接踵而来。短暂的沉默后,张宏当下拍板:“这些鸟蛋必须保护好,要确保它们平安孵化!施工进度我去协调。”
第二天,5只雏鸟破壳而出。可本该在身边精心照料的鸟妈妈却选择了“不辞而别”,迟迟没有归巢。在连续高温和饥饿的双重“打击”下,其中一只雏鸟不幸被同类啄食,鸟窝边的凝固血迹让工人们的心头沉重。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项目组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联系当地林业局,详细汇报雏鸟状况,恳请专业力量介入救助。移交当天,晨光洒在四只雏鸟稀疏的绒毛上,细弱的叫声牵动着现场每个人的心弦。平台上,施工的喧嚣早已停息,唯有焦灼的守望仍在持续。雏鸟每一次轻微的蠕动,都让他们屏住呼吸;每一声微弱的啼鸣,都敲打在他们心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宏紧抿着唇,平日巡查时严厉的眼神只剩下深切的担忧与期盼——期盼着那辆载着专业救助人员的车辆,快一点抵达。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张宏望着远去的车辆,低声说道。在轰鸣的钢铁丛林与脆弱的自然生灵之间,长庆油田用最迅速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责任——发现即上报,移交即尽责。这场“生命速递”,是长庆油田对生态红线最坚实的恪守,也是献给毛乌素沙地无声但动人的承诺。(崔蓉 赵晓庆)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