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推广

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2025年09月09日 15:30 中新网陕西

  9月9日,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扬州公司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凝聚匠心的精品工程,似一条钢铁巨龙腾跃江面,雄姿挺拔,熠熠生辉。

中铁宝桥参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中铁宝桥供图

  常泰长江大桥连接常州与泰州两市,地处泰州大桥和江阴大桥之间,全长10.03公里,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中铁宝桥扬州公司负责主航道桥南北钢塔、主航道桥跨中以北钢桁梁(含合龙段)、天星洲专用航道桥钢桁梁及附属结构,总工程量约13.2万吨。

  科技攻关新质生产力突破“科技天花板”

图为中铁宝桥钢桁梁智能生产线-槽型焊接机器人。中铁宝桥供图

  常泰长江大桥采用主跨1208米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两侧388米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设计,实现了“一跨过江”的技术突破,但也带来了诸多难题和挑战。为此,中铁宝桥以科技力量突破瓶颈难点,以新质生产力确保项目提质增效。

  一项世界首创:“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由于“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设计在行业内尚属首例,存在着交叉锚固体系索塔钢锚箱空间位置与斜交角度精确定位难度大、钢塔节段分块体制作及安装尺寸精度及整体线形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为此,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创新采用“绷线丈量法+全站仪坐标法”的复合型索导管安装测量技术、非对称开口空腹式钢塔块体制造技术、超大断面焊接型钢塔多块体多层卧位水平预拼装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将全塔77个块体共1200个锚点及特征点位置偏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实现钢塔垂直度优于设计要求。

  两个世界之最:1208米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和388米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世界之最的跨度,带来了正交异性桥面板U肋焊缝80%熔深焊接要求和栓孔1毫米以内超高精度要求制造的挑战,也促使中铁宝桥形成多项国内首创技术。

  项目团队通过焊接机器人电弧跟踪技术及焊前试板验证,确保正交异性桥面板U肋焊缝熔深达到80%,并首次采用破坏性试验,验证熔深焊接质量满足要求;建成国内首条钢桁桥梁数字化智能制造示范线,有效控制杆件的焊接变形及杆件制孔精度;首次提出20℃增加补偿量工艺,坚持零误差还原设计理念,攻克了基于15.6℃基准温度杆件制作几何尺寸控制的行业难题,最终实现钢桁拱桥的14个环口零误差合龙及主航道桥高标准合龙。

  依托项目建设,团队成员累计完成10余项课题研究,申报国家专利36项,省部级QC成果4项,施工工法4项,参编标准5项,各类创新方法大赛4项,发表论文10篇。

  管控质量高标准品质成就“桥梁新典范”

图为跨江主桥-厂内大节段预拼装。中铁宝桥供图

  中铁宝桥组建了由复合型管理专家与技术骨干构成的精英项目团队,系统性实施以"四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工程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专业化实施全过程管控,工程施工标准化实现工艺提级,管理手段信息化构建数字孪生平台,日常管理精细化落实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构建国际先进CWI管理体系;首创四点支撑模拟工法;建立融合CPⅢ测量技术的空间坐标控制网。通过引入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集群、三维激光扫描检测系统、智能制造工艺和微创新,成功攻克了特大桥梁高标准品质管控难题。”项目经理马增岗表示。

  钢桥如虹,天堑变通途。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后,在保障长江黄金水道通航需求的同时,常泰两地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左右。“半小时通勤圈”的形成,不仅缓解了江阴大桥、泰州大桥等现有通道的拥堵压力,更构建了纵贯江苏中部的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全面提升了长三角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对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曹林 汪腾飞 俞正中 邵旭)

责任编辑:吴西檬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委统战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 央广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西安日报 华商网 西西新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