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蓝迪国际智库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以“共筑营商新高地·共谋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湖南省原副省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秘书长韩永文,中国开发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磊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来自全国部分地方开发区主管部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发区协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部分重点省级开发区共计150余家单位300余位代表共同出席会议。

大会发布了“2025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涉及市场准入、政务服务、法治保障、融资支持、信用建设等领域。由经开区选报的《聚力打造“三化协同”的政务环境,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入选政务环境类“百佳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开样本。这也是经开区第二次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部署,经开区以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门一网一次”改革,通过打造“七全七化”标准化建设模式、建立“线上线下并行”的规范化运行机制、推进“便捷多样”的便利化服务体系,全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标准、更规范、更便利的政务服务体验,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保障。

“七全七化”构建标准化新范式
以“全覆盖、分类准、责任明”为准则,规范权责清单管理,结合事权变动进行修订,厘定千余项权责事项,并构建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同时,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施颗粒化管理,将事项拆分为最小单元,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构建标准体系,梳理440余项标准,覆盖率超90%,形成了全覆盖供给、全要素汇集、全单位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保障、全环节管控、全天候服务以及工作机制标准化、事项办理标准化、联审联批标准化、便民服务标准化、平台运行标准化、监督评价标准化和品牌培育标准化的“七全七化”标准化建设新模式,推动打造政务服务“标准化样本”。
“三同四统”打造规范化新机制
优化窗口与人员配置,建立负面清单制度,695项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行专区综窗“一站式”服务;强化数智赋能,引入智能设备,深化智慧大厅建设;规范审批与网上服务,实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多项制度,依托一体化平台,推动线上服务,深化不见面审批,建立审管联动机制。强化监督评价,完善“好差评”体系,聘请体验官与监督员,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设置“办不成事”窗口。目前,“好差评”系统汇聚评价81万余条,好评率99.94%。
建立“三同四统”规范化运行机制,打造高效服务新范式。经开区创新构建“同一事项、同等条件、同标受理”和“线上线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品质统一、品牌形象统一”的“三同四统”运行机制。通过专区综窗“一站式”办理、深化智慧大厅建设,健全“制度规范+动态提升+长效激励”人员管理机制、规范审批与网上服务流程、强化审管联动与全过程评价,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服务效能大幅跃升、企业群众满意度持续高位,树立了规范化运行的典范。
“便捷多样”拓展便利化新场景
优化便民利企服务,依托政务大厅,整合政务与增值服务,打造“一站式”专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流程,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举措,一件事服务场景拓展至38个,171个事项“周末不打烊”,286个事项“一证通办”。保障重点项目,推进审批改革,创新并联审批模式,推行多项改革举措,实现社会投资类项目拿地动土十日办结;深化多项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建立“三位一体”代办服务体系,提供“三专两免”服务,构建“三端协同”渠道。构建“易服圈”,织密“1+2+N”三级联动服务网,强化厅站联动,推进“一事联办”;实施多项便捷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已初步打造3个政务服务驿站,可现场办理90余项高频服务。
未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巩固和拓展“三化协同”成果,努力打造更高水平、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西安经开区
责任编辑:吴西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