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安市总工会以“维权+服务”为核心,将法律宣传、需求调研与健康保障、关爱服务深度融合,为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牢权益防线、送去贴心关怀。
普法宣传全覆盖,筑牢法律维权屏障
构建线上线下平台,依托西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驻市总工会农民工维权仲裁庭,实现“调解-—仲裁”服务闭环,农民工“只进一个门”即可享受一站式维权,截至6月底已结案18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同时发挥5家法律援助服务站点、7支公益法律服务分队辐射作用,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1次,参与办理拖欠工资法律援助案件65件。深入基层一线送法律,全市各级工会干部赴建筑工地、工业园区等农民工集中区域开展送法活动98场,发放法律资料万余份,现场解答农民工咨询逾千人,纠正并补签劳动合同940余份,切实解决农民工“签合同难、维权无门”问题。拓宽宣传渠道,通过“西安工会”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渠道,发布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参保等普法短视频、图文信息120余条,总播放量超50万次,让法律知识通过“指尖”直达农民工群体。
深入调研察需求,精准对接服务痛点
为深入了解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所思所想所需,市总工会农民工委员会结合“送清凉”“送健康”等品牌活动,开展了针对性的调研走访。工作人员先后走进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在建项目、滴滴出行西安分公司、长安区城改安置项目等,与建筑工人、网约车司机等群体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其工作强度、权益保障难点及服务需求,同步提供公益法律咨询,现场解答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支付等热点问题,并送上水杯、饮品等慰问物资,将“问需于职工”与“服务上门”同步推进,让法律意识在润物无声中走进普通劳动者。
健康体检强保障,守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面临劳动强度较大、职业伤害风险较高、健康管理不足等急难愁盼问题,市总工会按照“科学、实用、精准”原则,整合服务资源,将健康服务从以往单一的事后帮扶救助,升级为“体检预防+日常关爱+事后保障”的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全年拟为13000名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健康体检服务,采取“体检车进一线+自主体检”双模式,同步开展健康科普、义诊咨询,实现“精准检、上门检、延伸服务”。年内还将赠送80000份价值25元的意外伤害保障,涵盖意外伤害致残致亡最高赔付5万元、意外医疗费用最高报销1万元、急性疾病猝死赔付1万元等,缓解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意外风险压力。
下一步,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不断拓展维权深度与广度,为更多企业和职工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当好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娘家人”。(西安市总工会)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