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3日,长庆油田输油一处已完成靖咸管道490公里的管道清管与智能内检测,修复重大金属损失缺陷点38处。据该处技术管理部主任王永振介绍,实施管道内检测工作两年来降控管道维护费用200万元以上,管道经清管后,同排量下管道压力下降30%,管道输送能力提升20%,电力单耗下降25%,年累计节电140万度,实现了本质安全和提质增效双提升。
管道和站库是输油一处安全管理的两大关键,该处把目光聚焦在站场无泄漏示范区建设、管道智能内检测两个方面,摸清管道状态,加强技术攻关,优化管道运力,全力保障油田地面管道安全高效平稳运行。
高效建设无泄漏示范区,以点带面推进站场完整性管理升级
2022年杨山集输作业区被确定为股份公司级无泄漏示范区试点,输油一处从管道隐患治理、站场完整性管理、站内管道脉冲涡流非接触检测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入手,全面进行无泄漏示范区建设。
完善完整性管理手段。形成 《杨山输油站站场完整性管理试点动静设备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了适用于杨山集输作业区动、静设备的完整性管理手册,形成程序文件7项、作业文件17项,确保站场完整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推进信息可视化管理。针对杨山输油站储罐、主力外输泵、加热炉、站内工艺管网等动、静设备设施采用激光三维测绘,3Dmax处理建模,搭建完整性管理数据平台,录入数据管理、检验检测、效能评价、三维展示等主要模块近百余条基础数据,实现了站场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结合站内管网历史失效、检测数据,选取关键部位采用流场模拟技术对工艺管网腐蚀区域进行监测,全面掌握站内风险。
开展专项技术试验。试点应用了脉冲涡流非接触式管网检测技术,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可有效检测发现有包覆层管道或设备壁厚异常,具有检测效率高,辅助工作量少等优势,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实施管道智能内检测,数智融合助推管道智慧化管理
2022年输油一处依托油田公司级科技项目“输油管道智能内检测可靠性技术研究”,从内检测作业规范性、检测器跟踪定位、缺陷数据快速识别等方面全面提升,助力靖咸管道智能内检测工作快速高效开展。
编制了《油田管道清管内检测作业指导规范》,对内检测现场实施的全流程作出技术与质量要求,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与应急处置方案,为长庆油田集输系统全面部署常态化清管与内检测的工作要求提供规范化的理论指导。
研制检测器定位跟踪信息化平台,基于北斗模块授时及实时记录位置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检测器定位、运行速度、地图显示等信息在线监控功能。2022年7月-11月管道内检测项目清管器、检测器运行期间,对此定位跟踪平台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成功采集清管器相关数据,并通过上传数据,硬件、系统运行良好稳定。
基于实现管道大缺陷快速提取与识别功能,参与研发内检测数据的信号分析与大缺陷快速识别系统,对管道缺陷进行定量分析,获取缺陷的长度、深度、宽度和缺陷位置等信息,提升了管道大缺陷漏磁数据分析时效及准确性。(巨萌)
责任编辑:梅镱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