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种植总面积30.65万亩,年总产量90.88万吨;鱼河峁小杂粮种植基地土壤pH值7.73,土壤温度19.87摄氏度……“在这里我们可以随时对区内种植业、养殖业等各项数据进行调取。”面对“因‘数’而新 陕耀未来”数字陕西网络宣传活动采访团成员,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李荣荣指着身后的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如此说。

工作人员展示“榆阳新农人”程序。
榆阳区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项目于2020年9月启动建设,于2021年底初步建成,目前,平台已形成“1+9+X”系统框架,即1个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涵盖统一门户、农品商城、共享农机、智慧防疫、农资商城、加工服务、物流服务、金融保险、农技学堂9大服务应用场景。
“目前,我们的平台已覆盖全区12个乡镇的254家涉农主体,建成马铃薯、羊子、蛋鸡、谷物杂粮示范基地18个,部署安装气象站、土壤监测农业物联网设备320余套,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引擎和新动能,努力打造全国领先水平的‘数字农业’发展新范例。”李荣荣表示。
打开“榆阳新农人”手机App,农资商城、农技服务、农机预约、仓储服务等板块一目了然。民众可通过该程序,操作各种与农业种植养殖有关的事务。
据介绍,该手机App为榆阳区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又一大功能,通过建立全域覆盖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包括农技、农资、农机、金融保险、农产品营销、物流社会化服务等,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引擎和新动能。
近年来,榆阳区在农业领域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设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利用实时、动态的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农业信息实时监测,用数字赋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完)
责任编辑: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