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万物有灵·和鸣共声”秦岭生态主题文化活动,在秦岭国家植物园启幕。
活动围绕“万物有灵·和鸣共声”主题,以艺术为媒介,推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融合自然场域、艺术表达与国际视野的生态文化盛宴。内容涵盖沉浸式生态艺术作品展、生态艺术大秀、自然之声音乐会及中亚五国艺术家联动四大板块,构建出“艺术即生态,展览即自然”的整体氛围。
由中国丝绸艺术家、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范燕燕策划并创作的“沉浸式生态主题艺术作品展”突破传统“室内展陈”模式,打破展厅的物理边界,将展现秦岭生态文化的艺术作品置于秦岭山水之中,让艺术回归自然原境,展开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对话,构建一场融合自然美学、文化记忆与生态哲思的沉浸式展览,实践“展览即生态本身”的理念。展览以秦岭生态为核心,融合珙桐、朱鹮、大熊猫等珍稀物种意象,结合山、水、云、石的自然脉络,通过丝绸、影像与空间交织,构建出多维度、可感知的“秦岭美学体系”,引导公众从视觉、听觉与情感层面深入理解秦岭作为中华文明根脉与生态基因库的深刻内涵。
“生态艺术大秀”以丝绸为卷,将秦岭的文化与精神凝练为衣,将秦岭四季流转融于细腻设计之中,模特翩然行走于山水实景之中,宛如流动的“生态使者”,成为连接人文、艺术与自然的诗意纽带,艺术与山水相映,人文与自然低语。通过生态大秀,对秦岭万物生灵深情礼赞,诠释“和合共生”文明理想。
“自然之声音乐会”汇聚了国乐大师方锦龙、音乐人方颂评、意大利华裔女高音聂红梅、意大利作曲家弗朗切斯科·萨托利等中外艺术家,奏响《诗经·玄鸟》《上李邕》《茉莉花》《高山流水》等经典与新创曲目,在自然场域中实现东西方音乐的深度对话,呼应“和鸣共声”的主题精神。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文化外延,活动还特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艺术家参与,通过时装展示与音乐演出,推动丝绸之路文明在当代生态语境下的交流互鉴,深化“一带一路”人文合作内涵。
据了解,范燕燕秦岭生态文化主题作品展将持续向公众开放至10月31日。展览从生态、文化、哲学等多重视角出发,系统呈现艺术家二十余年深耕丝绸艺术的创作成果,不仅展现自然造物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挖掘秦岭作为中华祖脉的精神象征与文明延续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一场“可观看、可感知、可思考”的生态美育现场。(完)
责任编辑:王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