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咸新区法院通过“专业引领+乡情融入”的双轨并行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起设计公司与建设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促成双方达成继续合作意向。
该案中,原告某设计公司与被告某建设公司签订商业项目设计合同后,因对初步设计方案成果认定存在分歧,建设公司拒绝支付第二期款项,设计公司遂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靳娜娜并未立即安排开庭审理,而是启动“双轨并行”调解机制,整合法官、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与网格员四方力量参与协调。
调解过程中,由法官与助理组成的专业团队,聚焦合同条款与履行事实,厘清争议焦点,向双方阐明相关法律规定及潜在诉讼风险。同时,特邀调解员与网格员发挥沟通优势,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缓和对立情绪,推动务实协商。
经多轮沟通,双方态度逐步缓和,均表示愿意作出让步。法官团队随即提出“分阶段验收+分期付款”的折中方案,在认可设计公司已完成工作价值的基础上,兼顾建设公司对方案可施工作与后续衔接的关切。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设计公司同意配合修改方案并协助推进施工,建设公司承诺支付已完成阶段的相应费用,并就未完成部分的付款条件重新作出明确约定。
原告公司负责人表示,调解不仅解决了资金回收问题,也使其能更专注于新项目开展,感受到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务实举措。被告公司亦对调解结果表示认可,认为修改后的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该案是西咸新区法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一次实践,通过专业力量与基层调解相结合,为涉企纠纷的高效、柔性化解提供了可行路径。(完)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