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输油一处以“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为抓手,通过设备管理、过程管控、技术创新三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覆盖原油质量计量交接全流程的提质增效体系。前三季度数据显示,计量设备周期检定率100%、外销油品质量合格率100%。
精细管理,筑牢计量设备“硬支撑”。将计量设备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石”,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全处2套体积管、24台流量计、26套原油质量分析化验设备,实施“一机一档”动态管理,与专业机构签订年度检定协议,确保强检计量器具周检率100%。在中心化验室,针对特型设备校准难题,创新采用“厂家进场+远程诊断”模式,对有机氯含量测定仪、荧光测硫仪等12台关键设备进行精准维护,使分析数据误差率控制在0.01%以内。通过‘人工检测+机显对比+高含水时段抽检’三重校验机制,确保含水分析仪运行精度。
精准管控,构建质量风险“防火墙”。通过深入现场对原油盘库、原油计量交接化验检测记录、原油交接凭证、化验设备检定说明书、最新执行标准等资料进行细致检查、抽查,强化对油品质量、数量、含水、密度、温度等关键数据全过程管控;在原油质量监控环节,严格执行“来油全检、外销全控”标准,对有机氯含量、盐含量、机械杂质等8大指标实施每日动态监测。前三季度,累计检测来油样本300余批次,全部合格。在原油交接环节,建立“三级质量审核”机制,从计量化验员操作、班组长监督到主管站长审核,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责任人,把好质量关、监督关、审核关。
精益创新,激活提质增效“新引擎”。将技术创新作为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建立泄漏曲线监控、站间输差分析、原油盘库联查联动工作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提升输油效率。针对耀咸管段长期低排量不满流运行、易形成泄漏检测系统监控盲区问题,对耀州站出站、咸阳站进站3流量计进行更换,提高耀咸管段输量监控精度,确保原油不流失。对杨山站火车装车栈桥鹤管进行密闭性改造,增加油气回收装置,安装定量装车控制系统,通过装车系统的现场批量控制仪执行各鹤管的流量控制,实现火车装油自动定量装车,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回收,更高效的外输运行模式。(马成荣)
责任编辑:王丽莎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